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溪美文化(二)

二、由庄頭形成看溪美
溪美里早期為平埔族目加溜灣社漁牧聚集之部落,荷人初據時人口約一千人,為西拉雅四大社之ㄧ;因平埔族民遭受漢人墾殖浸蝕族民生計,乾隆年間遂逐次遷往頭社一帶地區,漢人日增而平埔族人日少。其後雖經多次水患,因位於官道出入口,莊民亦能多次聚集,商業日盛,並形成灣裡溪墘街、新社、曾文等人口密集商賈彙集之大庄,曾文溪更因曾文庄而名之。而「溪尾三合庄」主要是由「溪尾」、「社內」、及「相馬寮」[N1] (會社後)三個主要庄落組成,另外里內尚有「新厝」、「公館」、「潭埔」、「灰寮仔埔」、「曾文」等地名,及「芋厝寮」、「新社」等兩個廢庄。
地名,通常有其特殊的歷史淵原與社會意義,可以說是當時社會的產物,反映出其時社會情境;同時,地名往往透露出此一地區於墾殖過程中,所蘊有之特殊人文與自然環境之內在意涵,易言之,地名可以說是地方的活化石,故由聚落形成,來深入探索溪美,並依此之思維,並參就文獻[1]及耆老口碑[2],書繪溪美的文化圖像。其意義在地方空間的許多客觀存在的參考點,例如地標、庄頭、和發展路徑重要位置,都在人體的意向督導下成為一體,在每個生活的生命共同體下,融合各血緣、地緣,以及地方發展過程中人情風土變遷,充滿的地方特色與情感。人離不開鄉土,鄉土永遠在每一個人魂縈夢牽中,落葉歸根是住民對鄉土情懷,以及對鄉土終極神聖歸屬感。(本段 引用趙文榮善糖國小鄉土教材),及王萬此口述調查)


[1]黃文博,《台南地名誌》,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8
[2] 此處所採為胡村泱先生之口碑。


[N1]王文通口述,相馬寮為日人管區宿舍,相馬為日人姓,地點為灣裡製糖(善化糖廠地)(孫江淮補述)

(一)、社內:又稱南溪美、南勢,在溪美里之南善化國中南邊一帶,亦稱舊社,為平埔族四大社之一目加溜灣社舊地,社內是明朝遺臣沈光文教學之處,清時沿著舊灣裡溪,目加溜灣社分成三個地區;南為目加溜灣街(灣裡街今善化市街)、中為新社街(社內和新社)、北為灣裡溪墘街(在東勢宅之西,曾文溪大水時淹沒而無跡)。從康熙五十六年(西元1717),此處即有灣裏溪墘街[1],故而可知:遲於康熙五十六年,溪美一帶實有相當的農、商業發發展,同時因地處灣裏溪畔之平原地帶,土壤沃腴自不在話下,田野碧綠,稻米、甘蔗、花生、大菁與番薯等農產品其質與量均豐。據耆老孫江淮口述南溪美(社內)一帯,清武舉人蘇敢於此開設糖部,於此處並留有石車可鑑。
(二)、新社:在社內北邊的廢庄,遺址約在現今善化國中附近。此地北邊原有灣裡溪墘街古聚落,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曾文溪大水,灣裡溪墘街被沖毀,社人乃南遷此地另建新社,以別於南邊的舊社,之後並行成熱鬧的新社街,到清末猶為店舖林立之地,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年)以後,鐵道和公路陸續開鑿舖設,此地始漸式微,終至沒落無跡。據王文通耆老口述:從12戶(糖廠二村)以南沿內溝(有稱舊灣裡溪、新社溪)至社內,舊有千五口火鼎(),清諸羅縣令周斗棻有詩「新社溪街花大開,一灣流水拱樓台」,洪調水[N1] 並述:清期此有二福德廟,每年設有平安宴。今溪美隆安宮每年於農曆十月十四日謝公願及十月十五日賞兵,亦應依此而來。


[1]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頁33


[N1]台南縣文獻委員

(三)、溪尾:在善化糖廠的西邊,昔因位處舊灣裡溪(一說新社溪)的溪尾地帶,耆老洪調水、王文通述;此溪於清初由茄拔西流切入慶安宮廟後,朝北經糖廠由溪尾出海,清中葉因曾文溪大水而改道。
(四)、會社:即善化糖廠,在溪尾的東邊,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於一九○五年開設後,原有聚落部分遷移至東勢宅為新厝仔,初稱灣裡製糖所,民國五十年改稱善化糖廠;會社宿舍區分成第一村(於廠區內灣裡溪以西,一二二公路以北一帶,早期靠灣裡溪附近為單身宿舍,餘為廠內幹部宿舍)、第二村(於一二二公路以南,一七七公路以東,早期為糖場一般職員宿舍)、第三村(溪尾庄口一二二公路以南,一七七公路以西一帶,早期為糖廠台籍員工宿舍),第一村大部拆除,第二村已全數拆除,目前由富立建設興建高級別墅區。第三村改建為透天厝。
(五)、曾文:在溪尾的西北邊(今福隆科技公司以南一帶),係曾文所拓墾之地,清中葉以前是大庄頭,曾是溪尾一帶三合庄的中心地帶,曾文溪名亦由此而來,船行可至此;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年)曾文溪大水,此庄被沖毀庄民四散;日據初期日軍守備司令部駐守於此附近,王文通耆老述道:老祖嬤時代在此開設飯館,其時酒家飯館亦甚多。
(六)、灰寮仔埔:亦稱灰窯埔,在社內庄東墓埔,傳係後來浮覆的兩座小丘,早年墓穴多流行使用白灰土,因此有人在此搭寮存放白灰土零售而得名;孫江淮耆老述:石灰尚用於抹壁之用;而古製糖法(烏糖)石灰亦可用於製糖。十九公祖廟位於此地,此祠為主祀抗日英靈的有應公廟,今祠建於民國七十年,每年以農曆十一月二十三日廟成日為祭祀日。
(七)、潭埔:在灰寮仔埔的北邊,原為大片荒埔地,早年因有大潭在此而得名。耆老郭朝旺述:潭埔處後為墓仔埔,鄉人常以草蓆裹屍,後鄉人耕種長種植蕃薯因地肥沃,蕃薯大約擔籃大,且常蕃薯包住人骨或頭髮。
(八)、芋厝寮:在溪尾庄北、曾文庄東的廢庄,係乾隆三十年(一八七六年)泉系胡楚入墾之地,初在舊灣裡溪溪畔搭寮種芋頭為生,故名;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年)曾文溪大水,芋厝寮及其北邊曾文庄盡為洪水吞沒,而舉庄南遷另建胡厝寮。
(九)、新厝:在一七七公路以西,第三村以南一帶,原居住溪底寮及溪埔一帶,因曾文溪常氾濫淹水,政府以糖廠地用以地換地方式,遷居於此故名新厝。
(十)、公館:位於第一村以北、中行以東一帶,早期為溪尾通往麻豆與嘉義之要道,清朝時設有公館故名之。
從耆老與文獻對地方感方向與地標資料,說明地方的主觀的空間感及地理感,但是地理感的資料存在於人的心靈之內,因為藏在於人的心靈深處的地理感,都是他對環境經驗所演化成的價值觀,這價值觀終必以行為表達在生活環境之中,潘桂成稱之為「地理性的回歸」(潘桂成,1997p8)。溪美住民與地方留存之諸多地名,如「灣裡溪墘街」「新社街」「溪尾」、「社內」、「相馬寮仔」「會社」、「新厝」、「公館」、「潭埔」、「灰寮仔埔」、「曾文」「芋厝寮」、等地名,反映出了溪美一地與其特殊的人主體歷史淵原與社會意義,實實在在反映出其時社會情境,更透露出此一地區於墾殖過程中,所蘊有之特殊人文與自然環境之內在意涵可以古地名做出對溪美地方的建構詮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